靠维生素饮料补充维生素?不可能!
总有人因为种种原因,比如说口味问题,比如说生活问题,认为自己缺少某些维生素。而厂商也针对这一需求推出了多种产品,其中最容易接受的可能就是维生素饮料了,原因无他,只是这类产品适口性好,在过足嘴瘾的同时还能够说服自己摄入了维生素,满足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要。但是面对维生素饮料,又有人有所忧虑,比如色素,添加剂是否对身体有害等等,那么维生素饮料是否能作为一种优秀的维生素来源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说维生素饮料的安全性。
1.在中国,所有合法添加剂依据只能来源于GB 2760,这个国标里规定了添加剂的类型,剂量,使用范围,就是说只有国家权威机构检测后结合计量,使用环境,LD50等多种因素后确认在合理添加剂量范围内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的才允许使用。
2.食品中的营养强化剂标准是GB14880,这份国标里规定了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范围,剂量和类型。比如VC,允许添加的形式包括:
L-抗坏血酸
L-抗坏血酸钙
维生素C磷酸酯镁
L-抗坏血酸钠
L-抗坏血酸钾
L-抗坏血酸-6-棕榈酸盐(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这些成分在体内吸收效果基本相同,和吃水果蔬菜摄入VC吸收率也基本上一样,当然水果蔬菜中可能有一些其他成分有益于身体健康。
由于维生素饮料利润相对丰厚,但凡正常饮料厂商一般不会自己砸自己的招牌使用非法或过量添加剂。另外国家权威机构中的任何一个专家或者饮料厂里一个小实验员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也比网络上的键盘喷子强的多,质疑产品添加剂对身体有害的先想想自己有没有资格。
再说维生素饮料的效果。
人体必需维生素有10多种,缺一不可,尤其是食物结构有问题的人,绝对不可能只单独缺一种维生素。但是前边说过了,只要是在国内销售的维生素饮料,其营养强化剂标准必须要符合GB14880,即使有一种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如果GB14880 没有明确写明可以用于饮料,一旦添加就属于非法添加,比如维生素K,虽然是人体必需维生素,但是在GB14880-2012中,规定了只允许在儿童及孕产妇用乳粉中添加,其他食品中不允许添加。所以,允许在饮料中添加的维生素只有一部分,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维生素类饮料的应用。
其次长期饮用这类饮料除了可能糖份摄入超标。根据《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人体每日摄入的添加糖建议小于总能量的10%,按一个人每天2000Kcal能量摄入计算,每天应摄入少于50g添加糖(事实上至少应该再减半)。以某维他命水为例,基本上2瓶就差不多了,所以不建议靠这类产品补充维生素。
综上,靠维生素饮料来补充维生素,虽然从安全性上来说可能并不会造成太大问题,但是从效果上看,可能并不能尽人意。我们曾经说过,在现有阶段,除了某些代餐类食物,其他任何食物所宣传的补充营养或者营养丰富都是商家为了售卖产品的宣传,如果想保持健康,最基本的的前提是要按照人体每日营养摄入标准将所有营养完整全面摄入,单纯靠维生素水或者某些单一维生素片意义不大。